新聞媒體 新聞媒體

封面人物 | 王志邦:打造細分領域的行業巨頭

發布日期:2018-09-01 瀏覽次數:10082

■ Cover story 封面人物


王志邦

安徽貝克聯合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


  他是一個被打上時代烙印的人,身為太和藥商,他踏上諸多前輩走過的道路,從醫貿行業逆產業鏈而上,進入醫藥工業和研發領域打拼;他又是一個具有民族企業家情懷的人,在國際行業巨頭肆意橫行國內市場的行業背景下,他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向現有體系和市場規則發起挑戰,最終,沖出藩籬……

  短短十余年時間,他帶領企業從皖北小城太和來到合肥,從一家生存在產業鏈低端的原料藥廠逆襲成為在業內擁有一定影響力和權威性的藥物制劑生產商并在2015年度實現了8億元的銷售收入,甚至將安徽首家世衛組織認證藥企的殊榮收入囊中……



  “我們要做的就是成為國際上具有領導力的抗乙肝藥物和抗艾滋病藥物的制藥企業”。

  10月14日,安徽貝克聯合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克藥業”)董事長王志邦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透露,貝克藥業將在未來五年時間內實現銷售突破百億元、市值突破百億元的“雙百”計劃。誠然,王志邦的規劃并非癡人說夢,他的信心來源于貝克藥業取得的既有成績,更源于他對企業未來的規劃。

  一方面,貝克藥業計劃五年內登陸資本市場,利用資本的撬動效應,提升企業規模、完善企業產品線、拓展產業鏈布局;而另一方面,企業將重點發力非洲和南美市場,“非洲抗艾滋病藥物的年度市場規模接近500億美元,即便只做1/10,也相當可觀”。




“壯士斷腕”是必經之路”


  初見王志邦,距離他從“世界制藥原料歐洲展”參展回國不過兩天時間,旅途的奔波和時差的折磨讓他神情略顯疲憊,濃重的黑眼圈“掛”在臉上,嗓音也有些嘶啞。但當聊起打了幾十年交道的醫藥產業,王志邦的話匣子打開了。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采訪伊始,他便引用英國作家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的名言作為中國制藥企業生存現狀的注腳。

  恰如王志邦所言,2015年以來,國內制藥行業掀起一場暴風驟雨般的變革,政策環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存續多年的行業現狀被打破,行業洗牌加速襲來。這一切,都緣于2015年11月“藥物一致性評價”方案的出臺。

  根據這份方案,國內的仿制藥品要與原研藥品療效一致,具體說來,就是“要求雜質譜一致、穩定性一致、體內外溶出等所有指標和原研藥一致”。監管部門同時要求仿制藥品生產企業在2018年之前完成藥物一致性評價工作,否則將失去藥品投標資格,其等于自殺。

  不僅如此,監管部門一改仿制藥照單全批的一貫做法,對同一種藥品只要有3家藥企通過一致性評價,就不再批準第4家,以節約社會資源。入圍名單按照完成藥物一致性評價工作的先后順序確定。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4700多家制藥企業,其中大多數正處于仿制為主到仿創結合的階段,仿制藥比例達到驚人的96%?!八幬镆恢滦栽u價”無疑擊中了國內大多數藥企“質量可控”的要害。

  “藥物一致性評價”工作不僅會使藥物上市時間推后至少一年,還將導致臨床試驗成本從過去的幾十萬元“飆升”至現在的近千萬元。要知道,不少藥品一年的銷售利潤也不過百萬元,相當于十年的利潤才能勉強支付“藥物一致性評價”的費用。

  更讓藥企老板們不能接受的是,每種藥品綁定原料藥只批準3家生產的做法,意味著國內大多數藥品和制藥企業將面臨“離場”窘境。不少從業者怨聲載道,甚至認為此舉將“大大壓縮國內制藥企業的發展空間,為國際巨頭的原研藥品‘盤踞’中國市場提供‘便利’?!?/span>

  “新政”背景下,貝克藥業亦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旗下數個藥品至少要耗費近億元來做“藥物一致性評價”。不過,王志邦并不在意。一方面,他對產品通過檢測充滿信心,另一方面是他對政策獨到的見解——“藥物一致性評價”工作固然會在短時間內對國內制藥企業造成沖擊,但從長遠角度來看,卻是行業提升整體水平、轉型升級、去除過剩產能、實踐供給側改革的必經之路,“頗有壯士斷腕的意味”。

  他告訴記者,盡管仿制藥品與原研藥品采用一樣的原材料,但由于雜質含量、輔料和生物利用度上可能存在的細微差別,藥物副作用、臨床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自然就會不同,只有進行藥物一致性研究,才能保證藥品質量,保障用藥的安全有效。

  “確保療效的同時,從醫藥產業發展層面來說,‘藥物一致性評價’也能有效打擊國內醫藥市場低價無序競爭的不良之風”。

  對于行業積弊,王志邦從不諱言。之前,監管部門并不控制同類藥物生產廠家的數量,原研藥品專利保護期結束后,國內藥企便一窩蜂地進行仿制,“百鳥爭鳴勢必導致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而激烈的同業競爭又不可避免地帶來相互壓價,利潤空間急劇萎縮,這才出現了毒膠囊事件?!?/span>

  他以維生素C為例,2008年國內維生素C進入行業高速發展期,其出口價格最高的時候達到每公斤140元左右,但隨后由于藥企扎堆上馬、擴產維C項目,出口價格一落千丈,2011年末甚至每公斤不到20元,占到全球維C市場份額90%的國內藥企竟然喪失產品的定價權,“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哀?”

  “在歐美國家,監管部門對新批藥品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例如FDA(即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規定,新藥如果不能在臨床上證明其療效優于先批產的同類藥物,那么將不予發放批號?!蓖踔景罱忉尩?,這樣的規定提高了企業的投機成本,制藥企業不敢貿然地仿制、研發同類產品,“發達國家往往是一種藥品只有一家或兩家大型藥企生產,國內也只有效仿這種模式,才能改變制藥企業多而分散,凈利潤水平低的尷尬現狀?!?/span>

  “藥物一致性評價”之外,近來國家對原料藥的政策導向也讓王志邦更加看好制藥行業的發展前景。

  在制藥領域,原料藥指的是生產各類成品制劑所需的原料,是藥品質量和療效的基礎。但在我國,藥企普遍“重制劑輕原料”,國內數千家制藥企業僅有20%是從做原料藥起家,大多是直接向原料藥廠購買原料,按照原研藥品配方進行仿制藥生產。不過,自去年起,監管部門要求新設立的制藥企業必須配套原料藥生產線。

  “只有從原料藥把關,才能保證藥品的質量可控和安全有效,就像做饅頭一樣,想要做出好的饅頭,必須要有好的小麥品種和面粉?!鄙頌楸狈饺说耐踔景畲蛉さ?。




“殺”出重圍”


  王志邦出生的阜陽市太和縣,是中國著名的醫藥集散中心。不僅走出了華源醫藥、悅康藥業等一批制藥領域的龍頭企業,更是為中國制藥行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領軍人物,而王志邦無疑是這其中的佼佼者。2002年,已經在醫藥貿易領域深耕了近20年的王志邦選擇“下?!?,沿襲諸多太和藥商的老路,由醫貿轉戰上游制藥領域,在太和縣創立貝克藥業。

  當被問及“出走”華源醫藥的原因,他并沒有回避,一方面,是因為體制內的收入瓶頸,而另一方面,則是一名制藥領域專家鼓動他“單干”的一席話點燃了他蠢蠢欲動的內心?!耙呀浄e累了一定的行業人脈和資金,是時候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了?!?/span>

  盡管有心改變我國制藥領域缺乏原研藥品的現狀,但創立之初的貝克藥業卻也是從仿制藥起家。

  按照王志邦的計劃,貝克藥業將生產由國際制藥巨頭葛蘭素史克研發的抗乙肝藥物拉米夫定,該藥的國內行政保護期限為2006年,這意味著2006年之后國內藥企便能向監管部門申請該藥品的生產批號?!爱敃r,就是沖著這個藥去的,2002年開始攻關,到2006年差不多可以成功”。在這期間,貝克藥業則緊鑼密鼓地進行原料藥的研制,“原料藥研制出來后,制劑可以說是手到擒來”。

  最初,一切順風順水。在國內頂尖專家團隊的助陣下,該藥物的核心原料藥很快便研制成功。

  “原料藥的銷售為貝克藥業賺取了第一桶金”?;貞?003年底參加歐洲原料藥展會時的場景,王志邦依然難掩激動。

  展會上,一家巴西藥商看上了貝克藥業的原料藥,王志邦琢磨了半天報出了每公斤480美元的價格,“當時價格不敢報得太高,480美元已經是賺一倍多的價格了,我們的成本在200美元左右”,誰承想,對方壓根沒有還價,還直接跟王志邦回廠驗貨,前后僅用了短短不到半個月,辦事效率向來低下的巴西人就最終敲定了訂單。最終,90萬美元的訂單貝克藥業凈賺了50多萬美元。

  事后,王志邦才了解到,國際市場上該原料藥的定價在每公斤1200美元。他形容道,“當時,雙方都有些竊喜,我們喜的是賺到了一大筆錢,而對方更是節省了一半的采購費用”。

  沒過多久,另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讓王志邦喜出望外。

  在研發拉米夫定原料藥之初,王志邦只知道它是抗乙肝藥物的原料藥,但實際上,這種原料藥還是抗艾滋病雞尾酒療法三種骨干藥的其中一種,抗艾滋病藥物的“大門”正向王志邦打開,他下定決心,向雞尾酒療法的另外兩種原料藥發起沖擊,不久后也取得成功。

  擁有抗乙肝和抗艾滋病兩種制劑原料藥的貝克藥業迎來了發展的高峰期,銷售額更是一路高歌猛進到2007年的2億元。這時,王志邦的耳邊傳來了不同的意見,“還有必要費勁去做制劑嗎?”“只賣原料藥企業也可以生存得很好??!”

  但王志邦始終沒有忘記創辦貝克藥業的初心。

  生產制劑一方面能夠補齊我國部分藥品短缺的短板,另一方面,也是向國際制藥企業和現有體系發起挑戰?!皣H巨頭的慣用手法是以低價從中國采購原料藥,加工成制劑后再以數以百倍的價格銷售到國內”。每每想到這里,王志邦都更加堅定帶領貝克藥業邁向制劑生產階段的決心。

  當年底,王志邦力排眾議,收購了一家位于合肥市高新區的制劑廠,正式進軍醫藥制劑領域,“當時,董事會討論得很激烈,最終以一票否定、一票棄權、三票贊成通過了收購方案,這種‘險過’在民營企業的董事會上是不多見的”。

  2007年,王志邦向監管部門申請藥品生產批號,沒想到,葛蘭素史克卻使用各種方法出手阻撓,不得已,他向法院提起訴訟,打起了專利官司。一家中國縣域藥企對抗世界級的行業巨頭,很多業內人士都提出了質疑的聲音,要知道在當時,葛蘭素的年銷售額200多億美元,而整個中國的醫藥工業銷售額才剛過萬億人民幣。

  很多人都勸王志邦“別折騰了”,甚至貝克藥業團隊和法律顧問都認為這將會是一場曠日持久并且勝算不大的硬仗,搞不好就會拖垮企業。

  外界的一致反對并沒有改變王志邦的決定,反而激發了他的韌性,經過反復舉證和漫長的拉鋸戰后,2010年10月,貝克藥業迎來了一個令人歡欣鼓舞的戰果——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支持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葛蘭素史克拉米夫定片專利權無效的決定。

  長達數年的中外專利之爭終于落下帷幕,王志邦終于掃清了拉米夫定片國產化的障礙,并實現了貝克藥業向制劑生產企業轉型的愿景。同年,貝克藥業的抗艾滋病藥品也首次拿到生產批文。

  “現在大多數原研藥品的專利權被國際巨頭掌控,貝克藥業每種產品的上市幾乎都伴隨著專利官司,每個官司至少耽誤四年以上的時間?!?/span>

王志邦告訴記者,從2010年到現在,貝克藥業先后推出了7種制劑,“由于相對于國外產品售價較低,每種藥品至少為國家和病人節省4億-5億元”。市場規模的擴張也促使貝克藥業在2015年營業收入8億元,凈利潤近1億元。

  相較于華麗的財務數據,更讓王志邦引以為豪的是,貝克藥業創新研發工作佳績頻出,先后獲得包括2015年安徽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內多項省級科技進步獎,并承擔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課題;先后申請發明專利75項,已獲授權35項,2015年還被認定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并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及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在走過數年“仿制”道路后,貝克藥業原研新藥開發上也開始了新的征程,據他透露,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用藥(貝克1號、貝克2號)兩個原研藥品專利已授權,研發工作也在有條不紊進行中。




研發是藥企的“生命”


  縱觀我國醫藥產業,改革開放至今的30多年是市場發展最為輝煌的時代。統計數據顯示,這30年間,國內醫藥年平均銷售收入遞增幅度超過17%,遠遠高于全球醫藥市場8%-10%的增幅。不過,我國醫藥科研水平并沒有與銷售規模同比例提高,盡管行業內涌現出恒瑞藥業、復星藥業等一批科研實力較強的藥企,但與全球行業巨頭仍然不可同日而語。

  不可否認,出現這種局面,一方面原因是我國藥企科研工作起步較晚,與歐美發達國家藥企存在先天差距;另一方面,則是由于整個行業的科研取向和科研環境出了問題,部分藥企并不重視科研,而是沉迷于仿制國外原研藥品。

  “你知道為什么國產青霉素需要進行‘皮試’而進口青霉素就不需要嗎?那是因為國產青霉素無法祛除藥物中一種能夠傷害人體的雜質,只有先進行小劑量的‘皮試’,確認人體不過敏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注射”。

  王志邦以青霉素舉例道,“這個問題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國開始自主生產青霉素時就存在,到現在還沒解決,這不是科研能力的問題,而是藥企認為青霉素制藥幾毛錢一支,沒有必要投入人力和財力進行攻關”。與國際藥企動輒數十億美元科研投入相形見絀的是,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度中國上市藥企中科研投入最高的江蘇恒瑞藥業,其投入也不過8.9億元,而大部分國內上市藥企的年度科研經費在2億元以下。

  當前,國內制藥領域處于大型藥企不愿意研發、小型藥企沒錢研發、科研院所研發項目轉化率低的尷尬境地。國企藥企一旦有錢,首先想的是如何擴大產能、上馬生產線。但在王志邦看來,醫藥領域中,品種的拓展遠比規模的提升重要,研發可以說是藥企的生命?!艾F有體制下,民營藥企可能會成為科研創新的主力軍”。

  深刻認識到科研重要性的王志邦在創辦貝克藥業之初就立足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團隊。目前,貝克藥業的團隊中共有8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細分領域專家,對于如何留住這些科研人員,王志邦笑笑,“物質和精神雙管齊下”。

  2002年王志邦“下?!敝?,迫切想邀請一名業內領軍專家加入團隊,但“五顧茅廬”都未能成行,在得知這名專家因為房屋購置陷入財務困境時,他悄悄地給專家銀行卡上打了50萬元。等到一星期后專家發現卡上多了一筆錢后,他被王志邦的誠意打動了,便加入了貝克藥業?!艾F在,他是我們的董事兼副總裁?!闭f這話時,王志邦一臉得意。

  科研人員在享受高薪的同時,王志邦甚至拿出自己14%的股份分給公司的科研骨干,按照近期基金投資貝克藥業的協議,這筆股份的估值已達1.4億元。這些做法加強了研發隊伍的凝聚力,也讓貝克藥業的人員流動性長期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公司成立之初的十幾名“元老”從創業至今僅有三人離職。

  早年經營醫藥貿易,現在深耕醫藥工業和科研領域,擁有三十余年醫藥產業職業生涯、歷經科工貿三大環節的王志邦無疑是太和藥商這一群體的發展縮影。在他看來,從商業到工業是一種進步,而到科研則更是一種文明。太和藥商必須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來,“單純依靠做市場,是沒有生存空間的”。

  現在貝克藥業,正走在一條核心優勢明顯、業務穩定、凈利潤可觀的高速發展道路上,但王志邦的夢想遠不止于此,一幅“雙百”規劃的大幕正在緩緩拉開……在王志邦的規劃中,貝克藥業要在未來五年內實現產值100億元,市值100億元的目標。

  “實現這一目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便是登陸資本市場?!蓖踔景畹恼Z氣中流露出對上市的渴望與信心,據他透露,公司將于近期向證監會提交上市申請。

  統計顯示,安徽省目前共有安科生物、豐原藥業、山河藥輔、億帆鑫富、黃山膠囊等5家上市藥企,登陸資本市場能夠有效提升藥企的并購能力,拓展盈利點。安科生物董事長宋禮華就曾表示,“公司會以生物制藥為核心,將觸角伸向整個健康產業”。

  王志邦顯然也有此考慮,他告訴記者,企業一旦上市募得資金后,將會在資本的撬動下,完善既有藥品的劑型,同時,針對一些急缺的兒童用藥進行攻關。此外,企業還會積極發展精準醫療,研制預防多種癌癥的中成藥,利用基因測序設備鎖定需求人群。

  當然,發力資本市場的同時,王志邦的實現“雙百”計劃信心還來源于對自身產品市場前景的看好,以抗艾滋病藥物為例,目前,非洲患病人群超過4000萬人,抗艾滋病藥物市場年度規模在500億美金左右。2015年,貝克藥業成為安徽省首家通過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的制藥企業,從而打開了國際化銷售的大門?!拔覀兊目拱滩∷幬锸蹆r是歐美藥企的1/8,市場規模又那么廣闊,只要我們抓緊在非洲國家分別完成注冊,達到投標資格,用我們的質量加價格的性價比,快速贏得五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市場,是大有希望的”。


■ Cover story 封面人物


王志邦

安徽貝克聯合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


  他是一個被打上時代烙印的人,身為太和藥商,他踏上諸多前輩走過的道路,從醫貿行業逆產業鏈而上,進入醫藥工業和研發領域打拼;他又是一個具有民族企業家情懷的人,在國際行業巨頭肆意橫行國內市場的行業背景下,他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向現有體系和市場規則發起挑戰,最終,沖出藩籬……

  短短十余年時間,他帶領企業從皖北小城太和來到合肥,從一家生存在產業鏈低端的原料藥廠逆襲成為在業內擁有一定影響力和權威性的藥物制劑生產商并在2015年度實現了8億元的銷售收入,甚至將安徽首家世衛組織認證藥企的殊榮收入囊中……



  “我們要做的就是成為國際上具有領導力的抗乙肝藥物和抗艾滋病藥物的制藥企業”。

  10月14日,安徽貝克聯合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克藥業”)董事長王志邦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透露,貝克藥業將在未來五年時間內實現銷售突破百億元、市值突破百億元的“雙百”計劃。誠然,王志邦的規劃并非癡人說夢,他的信心來源于貝克藥業取得的既有成績,更源于他對企業未來的規劃。

  一方面,貝克藥業計劃五年內登陸資本市場,利用資本的撬動效應,提升企業規模、完善企業產品線、拓展產業鏈布局;而另一方面,企業將重點發力非洲和南美市場,“非洲抗艾滋病藥物的年度市場規模接近500億美元,即便只做1/10,也相當可觀”。




“壯士斷腕”是必經之路”


  初見王志邦,距離他從“世界制藥原料歐洲展”參展回國不過兩天時間,旅途的奔波和時差的折磨讓他神情略顯疲憊,濃重的黑眼圈“掛”在臉上,嗓音也有些嘶啞。但當聊起打了幾十年交道的醫藥產業,王志邦的話匣子打開了。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采訪伊始,他便引用英國作家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的名言作為中國制藥企業生存現狀的注腳。

  恰如王志邦所言,2015年以來,國內制藥行業掀起一場暴風驟雨般的變革,政策環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存續多年的行業現狀被打破,行業洗牌加速襲來。這一切,都緣于2015年11月“藥物一致性評價”方案的出臺。

  根據這份方案,國內的仿制藥品要與原研藥品療效一致,具體說來,就是“要求雜質譜一致、穩定性一致、體內外溶出等所有指標和原研藥一致”。監管部門同時要求仿制藥品生產企業在2018年之前完成藥物一致性評價工作,否則將失去藥品投標資格,其等于自殺。

  不僅如此,監管部門一改仿制藥照單全批的一貫做法,對同一種藥品只要有3家藥企通過一致性評價,就不再批準第4家,以節約社會資源。入圍名單按照完成藥物一致性評價工作的先后順序確定。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4700多家制藥企業,其中大多數正處于仿制為主到仿創結合的階段,仿制藥比例達到驚人的96%?!八幬镆恢滦栽u價”無疑擊中了國內大多數藥企“質量可控”的要害。

  “藥物一致性評價”工作不僅會使藥物上市時間推后至少一年,還將導致臨床試驗成本從過去的幾十萬元“飆升”至現在的近千萬元。要知道,不少藥品一年的銷售利潤也不過百萬元,相當于十年的利潤才能勉強支付“藥物一致性評價”的費用。

  更讓藥企老板們不能接受的是,每種藥品綁定原料藥只批準3家生產的做法,意味著國內大多數藥品和制藥企業將面臨“離場”窘境。不少從業者怨聲載道,甚至認為此舉將“大大壓縮國內制藥企業的發展空間,為國際巨頭的原研藥品‘盤踞’中國市場提供‘便利’?!?/span>

  “新政”背景下,貝克藥業亦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旗下數個藥品至少要耗費近億元來做“藥物一致性評價”。不過,王志邦并不在意。一方面,他對產品通過檢測充滿信心,另一方面是他對政策獨到的見解——“藥物一致性評價”工作固然會在短時間內對國內制藥企業造成沖擊,但從長遠角度來看,卻是行業提升整體水平、轉型升級、去除過剩產能、實踐供給側改革的必經之路,“頗有壯士斷腕的意味”。

  他告訴記者,盡管仿制藥品與原研藥品采用一樣的原材料,但由于雜質含量、輔料和生物利用度上可能存在的細微差別,藥物副作用、臨床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自然就會不同,只有進行藥物一致性研究,才能保證藥品質量,保障用藥的安全有效。

  “確保療效的同時,從醫藥產業發展層面來說,‘藥物一致性評價’也能有效打擊國內醫藥市場低價無序競爭的不良之風”。

  對于行業積弊,王志邦從不諱言。之前,監管部門并不控制同類藥物生產廠家的數量,原研藥品專利保護期結束后,國內藥企便一窩蜂地進行仿制,“百鳥爭鳴勢必導致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而激烈的同業競爭又不可避免地帶來相互壓價,利潤空間急劇萎縮,這才出現了毒膠囊事件?!?/span>

  他以維生素C為例,2008年國內維生素C進入行業高速發展期,其出口價格最高的時候達到每公斤140元左右,但隨后由于藥企扎堆上馬、擴產維C項目,出口價格一落千丈,2011年末甚至每公斤不到20元,占到全球維C市場份額90%的國內藥企竟然喪失產品的定價權,“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哀?”

  “在歐美國家,監管部門對新批藥品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例如FDA(即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規定,新藥如果不能在臨床上證明其療效優于先批產的同類藥物,那么將不予發放批號?!蓖踔景罱忉尩?,這樣的規定提高了企業的投機成本,制藥企業不敢貿然地仿制、研發同類產品,“發達國家往往是一種藥品只有一家或兩家大型藥企生產,國內也只有效仿這種模式,才能改變制藥企業多而分散,凈利潤水平低的尷尬現狀?!?/span>

  “藥物一致性評價”之外,近來國家對原料藥的政策導向也讓王志邦更加看好制藥行業的發展前景。

  在制藥領域,原料藥指的是生產各類成品制劑所需的原料,是藥品質量和療效的基礎。但在我國,藥企普遍“重制劑輕原料”,國內數千家制藥企業僅有20%是從做原料藥起家,大多是直接向原料藥廠購買原料,按照原研藥品配方進行仿制藥生產。不過,自去年起,監管部門要求新設立的制藥企業必須配套原料藥生產線。

  “只有從原料藥把關,才能保證藥品的質量可控和安全有效,就像做饅頭一樣,想要做出好的饅頭,必須要有好的小麥品種和面粉?!鄙頌楸狈饺说耐踔景畲蛉さ?。




“殺”出重圍”


  王志邦出生的阜陽市太和縣,是中國著名的醫藥集散中心。不僅走出了華源醫藥、悅康藥業等一批制藥領域的龍頭企業,更是為中國制藥行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領軍人物,而王志邦無疑是這其中的佼佼者。2002年,已經在醫藥貿易領域深耕了近20年的王志邦選擇“下?!?,沿襲諸多太和藥商的老路,由醫貿轉戰上游制藥領域,在太和縣創立貝克藥業。

  當被問及“出走”華源醫藥的原因,他并沒有回避,一方面,是因為體制內的收入瓶頸,而另一方面,則是一名制藥領域專家鼓動他“單干”的一席話點燃了他蠢蠢欲動的內心?!耙呀浄e累了一定的行業人脈和資金,是時候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了?!?/span>

  盡管有心改變我國制藥領域缺乏原研藥品的現狀,但創立之初的貝克藥業卻也是從仿制藥起家。

  按照王志邦的計劃,貝克藥業將生產由國際制藥巨頭葛蘭素史克研發的抗乙肝藥物拉米夫定,該藥的國內行政保護期限為2006年,這意味著2006年之后國內藥企便能向監管部門申請該藥品的生產批號?!爱敃r,就是沖著這個藥去的,2002年開始攻關,到2006年差不多可以成功”。在這期間,貝克藥業則緊鑼密鼓地進行原料藥的研制,“原料藥研制出來后,制劑可以說是手到擒來”。

  最初,一切順風順水。在國內頂尖專家團隊的助陣下,該藥物的核心原料藥很快便研制成功。

  “原料藥的銷售為貝克藥業賺取了第一桶金”?;貞?003年底參加歐洲原料藥展會時的場景,王志邦依然難掩激動。

  展會上,一家巴西藥商看上了貝克藥業的原料藥,王志邦琢磨了半天報出了每公斤480美元的價格,“當時價格不敢報得太高,480美元已經是賺一倍多的價格了,我們的成本在200美元左右”,誰承想,對方壓根沒有還價,還直接跟王志邦回廠驗貨,前后僅用了短短不到半個月,辦事效率向來低下的巴西人就最終敲定了訂單。最終,90萬美元的訂單貝克藥業凈賺了50多萬美元。

  事后,王志邦才了解到,國際市場上該原料藥的定價在每公斤1200美元。他形容道,“當時,雙方都有些竊喜,我們喜的是賺到了一大筆錢,而對方更是節省了一半的采購費用”。

  沒過多久,另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讓王志邦喜出望外。

  在研發拉米夫定原料藥之初,王志邦只知道它是抗乙肝藥物的原料藥,但實際上,這種原料藥還是抗艾滋病雞尾酒療法三種骨干藥的其中一種,抗艾滋病藥物的“大門”正向王志邦打開,他下定決心,向雞尾酒療法的另外兩種原料藥發起沖擊,不久后也取得成功。

  擁有抗乙肝和抗艾滋病兩種制劑原料藥的貝克藥業迎來了發展的高峰期,銷售額更是一路高歌猛進到2007年的2億元。這時,王志邦的耳邊傳來了不同的意見,“還有必要費勁去做制劑嗎?”“只賣原料藥企業也可以生存得很好??!”

  但王志邦始終沒有忘記創辦貝克藥業的初心。

  生產制劑一方面能夠補齊我國部分藥品短缺的短板,另一方面,也是向國際制藥企業和現有體系發起挑戰?!皣H巨頭的慣用手法是以低價從中國采購原料藥,加工成制劑后再以數以百倍的價格銷售到國內”。每每想到這里,王志邦都更加堅定帶領貝克藥業邁向制劑生產階段的決心。

  當年底,王志邦力排眾議,收購了一家位于合肥市高新區的制劑廠,正式進軍醫藥制劑領域,“當時,董事會討論得很激烈,最終以一票否定、一票棄權、三票贊成通過了收購方案,這種‘險過’在民營企業的董事會上是不多見的”。

  2007年,王志邦向監管部門申請藥品生產批號,沒想到,葛蘭素史克卻使用各種方法出手阻撓,不得已,他向法院提起訴訟,打起了專利官司。一家中國縣域藥企對抗世界級的行業巨頭,很多業內人士都提出了質疑的聲音,要知道在當時,葛蘭素的年銷售額200多億美元,而整個中國的醫藥工業銷售額才剛過萬億人民幣。

  很多人都勸王志邦“別折騰了”,甚至貝克藥業團隊和法律顧問都認為這將會是一場曠日持久并且勝算不大的硬仗,搞不好就會拖垮企業。

  外界的一致反對并沒有改變王志邦的決定,反而激發了他的韌性,經過反復舉證和漫長的拉鋸戰后,2010年10月,貝克藥業迎來了一個令人歡欣鼓舞的戰果——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支持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葛蘭素史克拉米夫定片專利權無效的決定。

  長達數年的中外專利之爭終于落下帷幕,王志邦終于掃清了拉米夫定片國產化的障礙,并實現了貝克藥業向制劑生產企業轉型的愿景。同年,貝克藥業的抗艾滋病藥品也首次拿到生產批文。

  “現在大多數原研藥品的專利權被國際巨頭掌控,貝克藥業每種產品的上市幾乎都伴隨著專利官司,每個官司至少耽誤四年以上的時間?!?/span>

王志邦告訴記者,從2010年到現在,貝克藥業先后推出了7種制劑,“由于相對于國外產品售價較低,每種藥品至少為國家和病人節省4億-5億元”。市場規模的擴張也促使貝克藥業在2015年營業收入8億元,凈利潤近1億元。

  相較于華麗的財務數據,更讓王志邦引以為豪的是,貝克藥業創新研發工作佳績頻出,先后獲得包括2015年安徽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內多項省級科技進步獎,并承擔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課題;先后申請發明專利75項,已獲授權35項,2015年還被認定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并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及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在走過數年“仿制”道路后,貝克藥業原研新藥開發上也開始了新的征程,據他透露,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用藥(貝克1號、貝克2號)兩個原研藥品專利已授權,研發工作也在有條不紊進行中。




研發是藥企的“生命”


  縱觀我國醫藥產業,改革開放至今的30多年是市場發展最為輝煌的時代。統計數據顯示,這30年間,國內醫藥年平均銷售收入遞增幅度超過17%,遠遠高于全球醫藥市場8%-10%的增幅。不過,我國醫藥科研水平并沒有與銷售規模同比例提高,盡管行業內涌現出恒瑞藥業、復星藥業等一批科研實力較強的藥企,但與全球行業巨頭仍然不可同日而語。

  不可否認,出現這種局面,一方面原因是我國藥企科研工作起步較晚,與歐美發達國家藥企存在先天差距;另一方面,則是由于整個行業的科研取向和科研環境出了問題,部分藥企并不重視科研,而是沉迷于仿制國外原研藥品。

  “你知道為什么國產青霉素需要進行‘皮試’而進口青霉素就不需要嗎?那是因為國產青霉素無法祛除藥物中一種能夠傷害人體的雜質,只有先進行小劑量的‘皮試’,確認人體不過敏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注射”。

  王志邦以青霉素舉例道,“這個問題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國開始自主生產青霉素時就存在,到現在還沒解決,這不是科研能力的問題,而是藥企認為青霉素制藥幾毛錢一支,沒有必要投入人力和財力進行攻關”。與國際藥企動輒數十億美元科研投入相形見絀的是,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度中國上市藥企中科研投入最高的江蘇恒瑞藥業,其投入也不過8.9億元,而大部分國內上市藥企的年度科研經費在2億元以下。

  當前,國內制藥領域處于大型藥企不愿意研發、小型藥企沒錢研發、科研院所研發項目轉化率低的尷尬境地。國企藥企一旦有錢,首先想的是如何擴大產能、上馬生產線。但在王志邦看來,醫藥領域中,品種的拓展遠比規模的提升重要,研發可以說是藥企的生命?!艾F有體制下,民營藥企可能會成為科研創新的主力軍”。

  深刻認識到科研重要性的王志邦在創辦貝克藥業之初就立足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團隊。目前,貝克藥業的團隊中共有8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細分領域專家,對于如何留住這些科研人員,王志邦笑笑,“物質和精神雙管齊下”。

  2002年王志邦“下?!敝?,迫切想邀請一名業內領軍專家加入團隊,但“五顧茅廬”都未能成行,在得知這名專家因為房屋購置陷入財務困境時,他悄悄地給專家銀行卡上打了50萬元。等到一星期后專家發現卡上多了一筆錢后,他被王志邦的誠意打動了,便加入了貝克藥業?!艾F在,他是我們的董事兼副總裁?!闭f這話時,王志邦一臉得意。

  科研人員在享受高薪的同時,王志邦甚至拿出自己14%的股份分給公司的科研骨干,按照近期基金投資貝克藥業的協議,這筆股份的估值已達1.4億元。這些做法加強了研發隊伍的凝聚力,也讓貝克藥業的人員流動性長期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公司成立之初的十幾名“元老”從創業至今僅有三人離職。

  早年經營醫藥貿易,現在深耕醫藥工業和科研領域,擁有三十余年醫藥產業職業生涯、歷經科工貿三大環節的王志邦無疑是太和藥商這一群體的發展縮影。在他看來,從商業到工業是一種進步,而到科研則更是一種文明。太和藥商必須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來,“單純依靠做市場,是沒有生存空間的”。

  現在貝克藥業,正走在一條核心優勢明顯、業務穩定、凈利潤可觀的高速發展道路上,但王志邦的夢想遠不止于此,一幅“雙百”規劃的大幕正在緩緩拉開……在王志邦的規劃中,貝克藥業要在未來五年內實現產值100億元,市值100億元的目標。

  “實現這一目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便是登陸資本市場?!蓖踔景畹恼Z氣中流露出對上市的渴望與信心,據他透露,公司將于近期向證監會提交上市申請。

  統計顯示,安徽省目前共有安科生物、豐原藥業、山河藥輔、億帆鑫富、黃山膠囊等5家上市藥企,登陸資本市場能夠有效提升藥企的并購能力,拓展盈利點。安科生物董事長宋禮華就曾表示,“公司會以生物制藥為核心,將觸角伸向整個健康產業”。

  王志邦顯然也有此考慮,他告訴記者,企業一旦上市募得資金后,將會在資本的撬動下,完善既有藥品的劑型,同時,針對一些急缺的兒童用藥進行攻關。此外,企業還會積極發展精準醫療,研制預防多種癌癥的中成藥,利用基因測序設備鎖定需求人群。

  當然,發力資本市場的同時,王志邦的實現“雙百”計劃信心還來源于對自身產品市場前景的看好,以抗艾滋病藥物為例,目前,非洲患病人群超過4000萬人,抗艾滋病藥物市場年度規模在500億美金左右。2015年,貝克藥業成為安徽省首家通過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的制藥企業,從而打開了國際化銷售的大門?!拔覀兊目拱滩∷幬锸蹆r是歐美藥企的1/8,市場規模又那么廣闊,只要我們抓緊在非洲國家分別完成注冊,達到投標資格,用我們的質量加價格的性價比,快速贏得五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市場,是大有希望的”。


无码区